热点聚集

12月22日,视频领域发生了两件事。一个是优酷联手bq红榜推出优酷指数,以优酷指数的名义给娱乐圈颁奖。还有就是刘联手搜狐做发布会,声称要用几千块钱共同打造版权基金。之所以提到这两件事,是因为这两件事基本上代表了2009年整个视频领域快速发展的两种不同手段,即企业品牌的炒作和版权的炒作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【/h/】说到关于版权的炒作,相信2009年之后,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比较熟悉。从2006年激动网与Tudou.com的纠纷,到黑帮联盟的争斗,版权几乎成了一个即将被炒的话题。近几年年底,是总结今年版权炒作成果的时候了。好的一面是,关于版权的炒作让整个领域,尤其是行业内的大牌们,开始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。一个企业的版权战略决策权一般掌握在这些大佬手里,让他们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对于整个市场非常重要。当然,说意识可能过度活跃更准确,说有意识可能更准确。因为2009年的这些炒作让侵权的代价更高,尤其是被权利人通过媒体曝光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,让这些大佬不得不正视版权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但是,除了给炒版权的公司带来的好处之外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炒版权带来的危害,价格泡沫首当其冲。

【/h/】2009年互联网版权单价疯狂上涨,普通独家剧单价2万元/集,普通非独家剧单价也在1500-2500元/集之间徘徊。精致的剧更疯狂。独家成交价格差不多2 ~ 5万/套,非独家播放价格2000 ~ 5000/套。这些都是我在2008年做梦也想不到的。鉴于2008年独家价格15000/台,2009年非独家价格1500/台,价格涨幅超过100%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当这些价格传递给最终权利人,即生产企业时,整个市场陷入了恶性循环。因为之前很长一段时间,制作公司都不看好互联网市场。虽然当时音视频市场已经不景气,但他们宁愿捧着音视频的大腿,也不愿意对互联网敞开心扉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互联网版权售价太低,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。当今年关于版权的炒作吹透了,音像也没什么希望的时候,他们不得不积极参与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正是互联网版权价格的暴涨推动了制作企业的参与。目前部分剧的成交价格接近往年音像。这就给了他们一种对互联网视频领域不太了解的错觉,认为这就是互联网视频领域的购买能力。电视剧《三国》18万/集独家互联网版权报价就是例证。但是当这些版权制作者的预期很高的时候,理性的价格回调在这个阶段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,更有可能回调根本不会来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所以,炒作版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伤害了他人,最终可能伤害到自己。但是,这些行动恐怕都是无奈之举。比如一个小门户网站本身就是上市企业。面对严酷的美国资本市场,他们的网站是不能盗版的,尤其是美剧。否则资本市场会惩罚股价。一些门户网站在年初遭受了这一损失,导致股价下跌。但在盗版横行的世界里,做正版并不容易,要想办法制衡竞争对手。购买版权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做法。因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,资金不是压力。通过大量购买版权或者提高市场价格,再加上一点点媒体曝光,很有可能打压竞争对手,增加自己的流量和媒体形象。如果最终价格达到竞争对手买不起的水平,并且自己手里拿了很多版权,那么竞争的特点就不言而喻了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【/h/】再比如基于电信运营商平台的老视频网站,之前过于依赖电信平台,在ugc平台出现的时候没有及时跟进,错失良机。现在后知后觉,转型了,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品牌影响力都很大,挺隐晦的。为了保持和增加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,尤其是企业形象,我们不得不购买版权,然后炒作版权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对于这些热衷于炒作版权的人,没有明确的目标。今年,他们在版权问题上的声音相对沉默。但是他们并没有受伤无语,但是对于他们来说,流量和市场份额已经比较稳定了,所以炒作版权意义不大,更愿意务实对待版权。作为反击,他们选择了另一个炒作的位置,那就是企业品牌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企业品牌对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既是支点,也是核心竞争力,是公司未来上层建筑的基础。通过这个支点,可以煽动广告销售、受众、市场份额。但是在互联网视频这个才发展了5年的领域,人们的认知并不深刻。2009年之前,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为流量烧钱,勇敢争第一,为文字而战。幸运的是,一场危机将这个领域从浮躁带回了理性。竞争对手开始意识到,无节制的烧钱除了垃圾流量,并不能带来核心竞争力,只有在合理价格的基础上提升盈利能力,才能在日益严重的同质化领域立足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另外,在媒体地位还比较薄弱的互联网视频领域,面对成熟的电视媒体、平面媒体、门户网站,需要一两家公司来提高整个领域的话语权。在这个过程中,谁能先摘下弱势帽子,挤进强势媒体阵营,谁就能称霸一方。所以从年初的“公司负责人”开始,到最近的bq红榜,一系列基于版权文本和线上登陆活动的企业品牌营销事件层出不穷,带来的收益也与日俱增,甚至突破了1亿元大关。

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
【/h/】很明显,如果比较两种不同的手段,我们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。毕竟正义再大,也不如企业品牌和利润的双丰收,更何况所谓的正义是为了正义。那些投机版权的人,一年来煞费苦心地摇旗反盗版,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终极的苦与甜。但对他们来说,即使努力,也不一定能停止工作,因为他们放下旗帜的那一天,大致就是他们离开这个市场的那一天。而那些炒企业品牌的,大概会一路走来!

上一篇:[软文营销]怎么让你的软文深得人心

下一篇:[软文营销]看家具行业软文广告怎么引领家具快速


标题:[软文营销]炒作版权的与炒作企业品牌的
地址:http://www.wenfangge.com.cn/xinwen/23678.html


免责声明:文芳阁软文营销平台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